疫情之下,互联网医药迎来政策性发展机遇。继2019年国家医保局形成了“互联网+”医疗服务收费和支付政策初稿,疫情之后,具体政策也在加速落地。2月初,卫健委连发三项通知,从政策层面助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2月23日,上海市医保部门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推出“医保12条”措施:包括支持“互联网+”医疗服务试行纳入医保支付、合理增加医保总额预算管理指标、鼓励医疗机构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稳妥实施本市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激励家庭医生做好居民签约服务等。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医保支付走入落实阶段。
此前的2月21日,杭州开通了针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互联网诊疗医保在线结算,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参保人员提供在签约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复诊及相关图文、电话咨询服务的医保结算。2月23日,武汉市医疗保障局公布了18条措施服务疫情防控和日常医疗保障。医保门诊重症(慢性)疾病定点零售药店扩大到50家、支持“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等备受非新冠肺炎病人关注的内容列入其中。多地医保部门也表示正在研究互联网医疗医保支付的具体实施方案。
日前,叮当快药宣布在深圳地区率先推出“医保到家”服务,市民可选择使用医保购药,且享受专业医生在线问诊、28分钟送药到家服务。据了解,叮当快药“医保到家”项目由深圳市医保局指导完成,目前已实现与医保系统数据打通、实时同步。叮当快药“医保到家”项目重点解决了医保资金安全和用户用药安全两个问题。
医保支付通道的加速实施,使得迈过了生死门槛的互联网医疗迎来了弯道超车的机遇。过往全行业一度因政策的不明朗而面临“生死存亡”的忧虑一扫而空。 无论是互联网从业者还是投资界,都对互联网医疗今后的发展抱持更为乐观的态度。
分析人士指出,“在处方药在线销售合法化之后,医保支付通道的打通将加速催生在线医疗千亿级别市场的形成,有科技实力的互联网医疗龙头将获益最大。”